您现在的位置 申博 > 疫情防控,申博 在行动 > 要闻聚焦
全球疫情波折反复、居高不下,新冠病毒持续变异。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,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已超过507万例。
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疫情防控策略?如何将疫情处置对社会的影响降至最低?围绕公众关切,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、清华大学教授梁万年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,给出专业解答。
如何最大限度减小社会影响?防控要既精准又有“温度”
要将疫情处置对社会的影响降至最低,在梁万年看来,需要做到“两个最大限度”,即做到最大限度的精准防控,做到最大限度的公众配合。
何为最大限度精准防控?梁万年说,一是坚持科学防控,充分利用科学证据,依靠专家智慧,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的一整套措施,并根据疫情变化、防控手段完善、对新冠病毒认识深化等,因地因时地完善防控政策措施,高效处置散发性病例和聚集性疫情。
二是切实落实责任,杜绝麻痹思想,增强防控精准性,合理划分风险等级,精准划定管控单元,尽小、尽早、尽细、尽实采取措施。
三是加强疫苗、药物的集中攻关,加强重大疫情监测预警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。
四是加强培训,提升流调、救治和管理能力。
何为最大限度公众配合?梁万年说,这包括继续坚持戴口罩、勤洗手、保持社交距离等卫生习惯,也包括大力宣传防控策略与措施的必要性、重要性,广泛动员社会参与,形成防控合力。
“防控要既精准又有‘温度’,提供好各类保障服务,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,以最小的社会成本获取最大的防控成效。”梁万年说。
防控策略是否会调整?取决于全球疫情、疫苗接种率等因素
此前有声音质疑,我国针对一些重点地区的疫情防控措施“成本效益比不高”。
对此,梁万年认为,通过“动态清零”策略,我国得以快速有效降低感染和死亡率,在短期内可能对感染者及密接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,但从长远看,疫情得以快速控制后有利于经济社会生活快速恢复至常态。
我国是否会一直坚持现行的防控策略?在梁万年看来,这要取决于全球疫情走势,取决于病毒变异情况、疾病严重程度变化以及我国疫苗接种覆盖率等多种因素。
“疫情是动态发展的过程,防控策略和措施也在相应不断发展。”梁万年说,“我们将密切关注全球疫情趋势,研判疫情风险,加快疫苗接种进度,适时调整相应的防控策略和措施。”